軟件工程專業介紹(學制:四年;學位:工學學士)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適應新時代計算機軟件技術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掌握計算機基礎理論、軟件開發、軟件管理等計算機應用技術,能運用先進的工程化方法、技術和工具從事軟件分析、設計、開發、維護、外包等工作以及具備工程項目的組織與管理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軟件工程技術專門人才。
專業主干課程:離散數學、程序設計基礎(C語言)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與算法、軟件工程、操作系統、數據庫原理與應用、數字邏輯與計算機組成原理、數據通信與計算機網絡、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軟件項目管理與團隊建設、軟件品質保證與軟件測試。
結合IT行業發展趨勢,本專業設置軟件服務外包、軟件金融服務、新媒體技術、大數據應用與技術、VR游戲開發、VR游戲視覺等選修模塊,學生可根據自身興趣予以選修相關專業方向課程,擴展專業視野。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既可從事大中型軟件系統開發、測試、項目管理、系統運維等工程領域的科技工作,也可承擔軟件企業管理、軟件開發技術管理及軟件企業市場經營等工作。
軟件工程專業(大數據與信息管理方向)閩臺合作項目介紹
該項目為閩江學院軟件學院與臺灣逢甲大學的合作項目,采用“4+0”的辦學模式,即學生4年均在大陸完成課程的學習,其中1/3課程由臺灣逢甲大學派優秀師資承擔。在學期間學生赴臺灣逢甲大學進行短期學習交流(時間不超過一學期)的交通、食宿等費用由學生自理。滿足畢業條件的學生可頒發閩江學院畢業證書并授予工學學士學位,同時可獲臺灣逢甲大學頒發的修讀證明。
該方向除軟件工程專業的主干課程外,特色性課程有:機器學習、互聯網數據獲取技術、Spark與集群技術、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大數據應用專題、大數據應用APP開發、生物信息大數據、大數據安全技術、人工智能導論。
學生畢業后可勝任軟件工程專業相關的工作,還可從事數據挖掘、數據分析及研發的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