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江學院軟件學院
教學質量監控實施辦法(2017年修訂)
本實施辦法依據我校《關于進一步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若干意見》的精神和要點而制定。
一、教學質量方針
配合校、軟件學院管理制度,實行教學與實踐全過程質量管理,確保軟件學院實踐能力強、基礎理論扎實、有特色、高水平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二、教學質量目標
從培養目標定位、專業和學科建設、培養方案制訂、課程建設、教學大綱編制到教學過程等所有教學環節進行全過程監控,把所有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置于監控之下。積極采用現代管理技術,收集、評價、反饋各個環節的教學信息和質量,分析影響質量的原因,進而改進教學過程,完善教學制度和措施,達到持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質量目標具體為:
- 較高的思想素質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胸懷強國之志;
- 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掌握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與方法;
- 創新精神和開拓進取的勇氣,具有實際工作能力和較強的適應能力;
- 較高的文化素養,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 畢業生能從事各領域軟件、應用、網絡和通信信息化建設項目的設計開發、項目管理、系統維護、科研與教學等工作。
三、教學質量監控組織、人員及其職責
- 領導機構
- 院長、總支書記為教學質量監控的第一責任人;
- 分管教學的副院長為具體責任人。
- 總督學為教學質量監控跟蹤人。
- 軟件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
- 主要監控重大教學改革方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包括教學計劃)的制訂;
- 監控和評價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等教學過程的主要教學環節;
- 負責審定軟件學院所有專業基礎和專業課程教師授課資格,評價教師教學水平和職業道德;
- 指導教學基本建設,負責分別向學院、教研室、課程組、教師反饋各種教學質量的評價結果及改進建議;
- 負責監控畢業設計和論文質量。
- 教務部
- 主要監控《閩江學院教師教學規范》、《閩江學院教學工作兩級管理暫行辦法》等教學過程各環節的規章制度執行情況和教學計劃實施情況;
- 負責收集、整理、歸檔教學實施情況的所有信息,并向軟件學院領導、總督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各專業教研室、課程組反饋信息。
- 負責組織教學過程各主要環節監控與評價的工作,負責收集、整理、歸檔和反饋評價結果,跟蹤、落實實施改進。
- 教研室
- 主要負責監控本教研室所負責專業各門課程的教學大綱,分學期教學計劃的編制與實施;
- 監控本教研室所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規格、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在各課程組的具體教學環節的落實情況。
- 課程組
- 主要負責監控本教研室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分學期授課計劃的編制與實施;
- 監控考試出題與閱卷、考試質量分析。
- 學生教學信息員
主要反饋教學管理質量和教師教學質量的信息,為軟件學院領導、教研室以及課程組改進教學管理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信息依據。
- 團委
主要負責調查、搜集畢業生用人單位反饋的各種信息,向領導和專業提供有關社會人才需求、培養規格、職業能力要求等信息,為學院領導的決策提供信息依據。
四、教學質量監控過程及監控工作指南
1.培養目標定位與專業建設
主要監控工作指南:
- 《閩江學院新專業建設若干意見》
- 《閩江學院本科教育特色專業建設項目管理辦法》
- 《閩江學院關于制訂本科教學計劃的若干意見》
(1)監控對象:重大教學改革方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包括教學計劃)
(2)監控方法:依據《新專業建設評價指標》、《特色專業評價指標》以及《閩江學院系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自評指南》相關指標標準,以會議論證形式。
(3)工作流程:
在重大教學改革方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包括教學計劃)的制訂或修訂后,分管教學的軟件學院副院長審核批準前應提請軟件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審查,由軟件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負責審查,提出改進建議,結果以書面的會議紀要或審查意見形式提交給教務部,由教務部反饋給相應教研室、軟件學院領導。
對新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包括教學計劃)和重大教學改革方案制定后正式批準前,由分管教學的軟件學院副院長組織、邀請校內外專家進行論證,論證結果以書面的會議紀要或論證報告形式提交給教務部,由教務部反饋給相應教研室、軟件學院領導。
工作流程圖示如下:
未經專家論證過新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包括教學計劃)和重大教學改革方案才要專家論證 |
可以在會議前分發審查對象,以便有更充分的審查或論證 |
分管教學的副院長跟蹤、檢查改進情況,決定批準或再次提請審查 |
專業教研室制訂或修訂后,分管教學的副院長審核批準實施前 |
2.課程體系及主要課程建設
主要監控工作指南:
- 《閩江學院課程建設實施意見(試行)》
- 《閩江學院本科教育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管理辦法》。
- 《閩江學院關于編制課程教學大綱的實施意見》
- 《閩江學院教材選用及評價辦法》
- 《閩江學院實驗教學規范(試行)》
- 《閩江學院關于實習工作的暫行規定》
- 《閩江學院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指導手冊》
- 《關于印發〈閩江學院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實施意見〉的通知》
(1)監控對象:學期教學實施計劃,各門課程的教學大綱、實驗大綱、實驗指導書、課程建設方案有關材料、所選用教材。
(2)監控方法:依據《課程評估指標》、《教材選用評價指標》以及《系級教學工作評價指標》、《閩江學院系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自評指南》相關指標標準,主要監控是否能滿足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以分散審核,集中書面意見形式。
在各課程組依據經批準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包括教學計劃),編制學期教學實施計劃,所負責各門課程的教學大綱、實驗大綱、學期教學計劃、課程建設方案有關材料、選用教材制訂后實施前,提交各相應專業教研室,由各相應教研室負責審核、監控。
工作流程圖示如下:
教務部反饋給相應課程組、系領導,相應課程組實施改進 |
課程組長對所有被審課程體系和主要課程建設質量情況總結 |
應該在集中審核意見前分發被審核對象,以便有更充分的審審核 |
相應專業教研室主任跟蹤、檢查改進情況,決定是否上報分管教學的副院長批準實施 |
3.教學過程的主要環節
主要監控工作指南:
- 《閩江學院教學工作委員會工作條例(試行)》
- 《閩江學院教學工作兩級管理暫行辦法》
- 《閩江學院教研室工作管理辦法》
- 《閩江學院關于建立干部教師聽課制度的暫行規定》
- 《閩江學院關于教學檢查工作的規定》、《閩江學院考試工作管理辦法》
- 《閩江學院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實施辦法》和《閩江學院教師評學管理辦法》
- 《閩江學院教學信息員管理條例》
- 《閩江學院教學工作督導室工作條例(試行)》
- 《閩江學院教學事故認定和處理辦法》
- 《閩江學院關于開展系級教學工作評估的實施意見》
- 《閩江學院實驗教學規范(試行)》
- 《閩江學院關于實習工作的暫行規定》
- 《閩江學院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指導手冊》
(1)課堂教學質量的監控與評估
1) 監控對象:課堂教學質量的評估是對任課教師所講授課程的教學效果的評價,影響面大和新開的課程是評估、檢查的重點。
2) 監控方法:結合領導、總督學、同行、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專家聽課以及學生評教等信息,依據《課堂教學質量等級標準》、《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和課堂控制目標達成度所列的評估項目標準逐一對照檢查,給出評價等級。教務部每天抽查課堂考勤情況,參照工程教育認證指標體系分為五級五分制,出現小于等于2分 “基本未達到”、“ 完全未達到” 的情況,由總督學將開出《課堂控制目標達成度跟進反饋通知書》,由任課老師負責填寫跟進記錄,輔導員協助調查,提出改進辦法,匯總到總督學處備案。實現課堂教學運行-反饋- 改進,達到閉環控制持續改進的良好運行狀態。
3) 工作流程:
由教務部按有關制度依據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工作流程圖示如下。
各級領導、總督學、同行、系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專家聽課 |
教務部提請系教學指導委員會評價,尋找可提高改進的方面,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 |
原則上是評所有教師和課程,重點在影響面大的基礎課、新開課,有產生質量問題傾向的教師和課程 |
依據標準指標逐一對照評價,重點在于產生問題的原因分析,研究改進提高的有效措施,于學院方面的原因,要由學院解決 |
評價人填寫《閩江學院本科課堂教學質量評價表》,與被評教師協商改進完成時間 |
納入《系本科教學工作自評報告》中,屬于學校方面的原因要提出改進建議 |
( 2) 課程設計教學質量的監控與評估
1) 監控對象:課程設計教學質量的評估是對影響某課程設計教學質量的管理、資源和承擔課程設計教學任務的指導教師的教學效果的評價。
2) 監控方法:以領導、同行、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專家組成監控小組現場考察、查閱相關資料和綜合其它如學生評價等信息,依據《實驗教學質量等級標準》和《實驗教學工作評價指標》所列的評估項目標準逐一對照檢查,給出評價等級。
3) 工作流程:
由教務部按有關制度依據每學年至少組織一次,工作流程圖示如下。
監控小組評價,尋找可以提高改進的方面,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 |
文件應規定課程設計選題要求;對指導教師、學生的要求;檢查和驗收等要求 |
在2-3年內,所有課程設計均應評估一次,學院要做出計劃 |
資源配備、教師指導、學生設計質量和學生反映;收集有關執行管理文件的信息 |
依據有關質量指標逐一對照評價,重點在于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研究改進提高的有效措施,屬于學院方面的原因,要由學院解決 |
評價人填寫《閩江學院本科課程設計質量評價表》,被評教師確定改進措施,并提出完成改進的時間 |
納入《系本科教學工作自評報告》中,屬于學校方面的原因要在報告中說明并提出改進建議 |
(3) 實驗教學質量的監控與評估
1) 監控對象:實驗教學質量的評估是對影響實驗教學質量的組織和管理、實驗指導教師所指導的實驗項目的教學效果的評價。
2) 監控方法:以領導、軟件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專家組成監控小組現場考察、查閱相關資料和綜合其它如學生評價等信息,依據《實驗教學質量等級標準》、《實驗教學工作評價指標》所列的評估項目標準以及《系級教學工作評價指標》、《閩江學院系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自評指南》相關指標標準,逐一對照檢查,給出評價等級。
3) 工作流程:
由教務部按有關制度依據每學年至少組織一次,工作流程圖示如下。
監控小組評價,尋找可以提高改進的方面,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 |
教務部把評價結果通知被評實驗項目的指導教師,確認改進措施 |
原則上所有實驗項目均應評估一次,重點在新開實驗、新指導教師或存在質量問題傾向的實驗項目 |
監控小組依據相關質量標準指標逐一對照評價,重點在于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研究改進提高 的有效措施,屬于學院方面的原因,要由學院研究解決 |
評價人填寫《閩江學院實驗教學質量評價表》,被評教師確定改進措施,并提出完成改進的時間 |
納入《院本科教學工作自評報告》中,屬于學校方面的原因要提出改進建議 |
資源配備、教師指導方法、學生實驗情況和學生實驗報告、實驗記錄;收集有關執行管理文件的信息 |
3. (4)畢業(專業)實習教學質量的監控與評估
1) 評估對象:畢業(專業)實習教學質量的評估是對影響某專業的畢業(專業)實習教學質量的組織和管理、承擔畢業(專業)實習教學任務的實習基地的教學效果的評價。
2) 評估方法:以領導、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專家組成監控小組現場考察、查閱相關資料和綜合其它如學生評價等信息,依據《畢業(專業)實習質量等級標準》以及《系級教學工作評價指標》、《閩江學院系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自評指南》所列的評估項目標準逐一對照檢查,給出評價等級。
3) 工作流程:
由教務部按有關制度依據每學兩年至少組織一次,工作流程圖示如下。
教務部查閱全系有關專業實習的組織和管理文件,實習基地名單 |
教務部確定被評的實習基地,條件允許時監控小組去現場考察是否滿足專業實習基地的條件 |
監控小組評價,尋找可以提高改進的方面,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 |
教務部把評價結果通知被評基地學院負責人,確認改進措施 |
應明確畢業(專業)實習的管理和組織者;畢業(專業)實習的管理辦法;實習基地的條件;提供與實習基地簽訂的協議;提供本年度的畢業(專業)實習計劃 |
在四年內,所有實習基地均應評估一次,學院要做出評估計劃,第一次被評估的數不少于40%;提供實習基地的概況和實習計劃安排 |
監控小組依據有關質量標準指標逐一對照評價,重點在于產生問題的原因分析,研究改進提高的有效措施,屬于學院方面的原因,要由學院研究解決 |
監控小組與系分管負責人共同確認存在的問題填寫《閩江學院本科實習教學質量評價表》 |
學院分管負責人與被評基地具體負責人研究確定改進措施,并提出完成改進的時間跟蹤、檢查改進情況 |
納入《系本科教學工作自評報告》中,屬于學校方面的原因要在報告中說明并提出改進建議 |
(5) 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的監控與評估
1) 監控對象: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的評估是對影響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的組織和管理,學生完成的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評價。
2) 監控方法:依據《畢業論文(設計)質量標準》以及《系級教學工作評價指標》、《閩江學院系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自評指南》所列的評估項目標準,通過以領導、軟件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專家組成監控小組現場考察、評價論文、查閱有關畢設資料和綜合其它如抽查畢設論文答辯的情況、學生畢業座談會評價等信息,對畢業設計(論文)的情況進行評價。
3)工作流程:
由教務部按有關制度依據每學年至少組織一次,工作流程圖示如下:
依據畢設(論文)題目匯編,每年抽10%進行評價,不同的課題類型,指導教師,職稱結構,校內外場所等要占有一定比例 |
監控小組依據《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標準》逐一對照評價 |
監控小組按《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標準》中有關評估說明 |
所有被評畢業設計(論文)的總體質量作為評價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之一 |
4.教師授課資格與教學水平
(1)審評對象:可能影響教學質量的所有教師的學歷、進修情況、研究方向以及所有以前授課各教學環節的記錄和評價信息。
(2)審評方法:由軟件學院領導、課程組長和教務部決定提請軟件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軟件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根據《閩江學院教師教學規范》、《閩江學院教學事故認定和處理辦法》、《系級教學工作評價指標》、《閩江學院系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自評指南》以及以上各主要教學環節質量標準指標等所列的評估項目標準,以會議形式,成員無記名填表或投票綜合審評結果。
(3)工作流程:
新教師或教師任新課前,軟件學院領導、課程組長、教務部提請教師任課資格審定;由教務部按有關制度依據每學年至少組織一次教師教學水平評價,工作流程圖示如下:
依據在崗教師名冊,每年至少抽30%進行評價,不同的專業,職稱,年齡段等要占有一定比例 |
系教學指導委員會依據“監控方法”所列標準逐一對照審評 |
系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獨立無記名填寫《閩江學院教師任課資格審定表》或《閩江學院教師教學水平評價表》,系教學指導委員會綜合給出審定或評價結果 |
新教師或教師任新課前任課資格審定,或由系辦按有關制度依據每學年至少組織一次教師教學水平評價。 |
五、質量標準
3.教師教學與本科教學評估指標
- 《閩江學院教師教學規范》
- 《閩江學院教學事故認定和處理辦法》
- 《系級教學工作評價指標》
- 《閩江學院系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自評指南》
六、質量記錄
1.教學過程信息記錄標準
(各種教學文件模板等標準格式規定,見“本軟件學院教學管理文件目錄”)
2、教學過程監控記錄標準
- 《閩江學院本科課堂教學質量評價表》
- 《閩江學院本科課程設計質量評價表》
- 《閩江學院實驗教學質量評價表》
- 《閩江學院本科實習教學質量評價表》
- 《閩江學院教師任課資格審定表》
- 《閩江學院教師教學水平評價表》,
(見“本軟件學院教學管理文件目錄”)
3.收集、分析、反饋
- 在教學質量監控過程中收集到的有關質量問題的信息,教務部除了要收集書面記錄外,還要通過各種渠道和方法及時反饋給有關人員或有關部門負責人,有關部門對信息進行分析、研究后要提出意見和建議,并將其反饋給相關人員。
- 教務部把學院自評的結果及時反饋給被評者,對不合格項(D項)要明確闡述,幫助或要求被評者分析原因,制訂有效的改進措施并加以實施;對屬于學院方面的原因,學院要認真研究解決。
- 學院要在《閩江學院系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自評指南》中總結每個教學環節自評的質量和加強質量監控與保證工作的情況,對于學校在管理機制、基礎設施、資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的影響教學質量的問題,應在報告中提出改進的意見和建議。
- 學院對學校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對軟件學院的評估檢查結果連同存在的問題一并反饋給相關人員,要求查找產生問題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改進措施。
- 教務部要跟蹤、落實所有的改進措施。
七、 改進和提高
通過監控和評估檢查,不斷發現和改進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持續改進和提高,是進行教學質量監控與評估的根本目的。
- 相關負責人員在教學質量監控檢查與評估中發現的不合格項(如D項),要根據提出的改進措施進行改進,改進措施要有效,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 對于學院在管理機制、基礎設施、資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的影響教學質量的問題,由學院組織研究改進措施,相關部門、人員予以實施。
3.教務部要對不合格項改進措施的實施進行檢查,學院組織進行抽查。
4.學院將不斷總結經驗,完善教學質量監控與評估體系,及時修改或補充有關文件。
5.學院應根據教學管理和質量監控需要,利用現代的信息技術的優勢,不斷提高教學管理以及質量監控、記錄、收集、評價、分析和反饋等方面的效率和水平。
八、激勵機制
學院除了根據學校有關文件,必要時要根據軟件學院的具體情況補充制定一些文件或實施細則,建立與本監控實施辦法相配套的比較完善的激勵機制,制定獎懲條例,將教師的教學質量與其崗位、職稱、工資、獎金、評先等緊密掛鉤,以便切實調動起教師重視教學效果的積極性。有關文件列舉如下:
1.學校激勵文件
- 《閩江學院教學教改成果認定及其獎勵辦法》
- 《閩江學院教學成果獎勵辦法》。
- 《閩江學院教學名師評選辦法》
- 《閩江學院教學優秀獎評選辦法》
- 《閩江學院教師課堂教學競賽辦法》
- 《閩江學院教學管理獎評選辦法》
(見“本軟件學院教學管理文件目錄”)
2.本軟件學院激勵文件
見“本軟件學院教學管理文件目錄”)
本實施辦法自2017年10月起執行,由總督學、教務部負責解釋。
2017年10月31日